JDB电子·「中国」官方网站

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:  首页  > 新闻中心
建筑工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

建筑工程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5-04-21 09:32:58 人气:0 评论:0
.

以下是建筑工程中常见问题及针对性应对建议:

一、质量问题及应对建议

常见问题

混凝土结构缺陷(裂缝、蜂窝麻面、强度不足)

防水工程渗漏(屋面、卫生间、外墙)

砌体工程通病(墙体开裂、垂直度偏差、砂浆饱满度不足)

钢筋工程隐患(保护层厚度不足、焊接 / 绑扎不规范)

装修工程质量不达标(空鼓、色差、工序衔接混乱)

应对建议

强化过程管控:

推行 “三检制”(自检、互检、专检),隐蔽工程需监理验收签字后方可施工。

混凝土浇筑前检查配合比、坍落度,养护期覆盖薄膜 / 保温层,测温监控大体积混凝土温差。

防水专项治理:

选用符合标准的防水材料(如高分子卷材、JS 防水涂料),基层处理干燥后施工,重点节点(阴阳角、管根)做加强层。

卫生间闭水试验不少于 48 小时,屋面防水完工后进行淋水 / 蓄水测试。

技术交底与工艺优化:

施工前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(图纸 + BIM 模型 + 样板引路),砌体工程控制灰缝厚度(10±2mm),采用薄层砂浆砌筑法提高饱满度。

钢筋工程使用定型化保护层垫块(塑料卡环 / 混凝土垫块),机械连接套筒逐批抽检抗拉强度。

二、安全管理问题及应对建议

常见问题

高处坠落事故风险(临边洞口防护缺失、脚手架搭设不规范)

起重机械安全隐患(塔吊 / 施工电梯安装拆卸违规、设备老化)

施工用电不规范(线缆老化、未落实 “三级配电两级保护”)

消防安全漏洞(材料堆放混乱、消防设施配备不足)

有限空间作业风险(缺氧、有毒气体积聚、应急措施缺失)

应对建议

标准化防护措施:

临边洞口设置定型化防护栏杆(高度≥1.2m),楼层预留洞口覆盖钢板并固定;外脚手架首层及层间设置硬防护,密目网全封闭。

起重机械安装前备案,定期检测(每月维保、每半年第三方检测),司机持证上岗,禁止 “三违” 作业(违章指挥、操作、违反劳动纪律)。

智能安全监控:

安装塔吊防碰撞系统、施工电梯人脸识别装置,危险区域设置红外感应报警。

用电系统采用 TN-S 接零保护,配电箱加装漏电保护器(动作电流≤30mA),电缆架空或穿管保护,禁止私拉乱接。

专项方案与应急管理:

深基坑、高支模等危大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专家论证,有限空间作业前通风检测(氧气浓度 19.5%-23.5%),配备应急救援设备(呼吸机、安全绳)。

每月组织消防演练,材料堆场分类堆放,设置消防沙池 / 灭火器(每 50㎡至少 1 组)。

三、进度控制问题及应对建议

常见问题

工期延误(设计变更频繁、材料供应滞后、劳动力不足)

各专业施工冲突(水电、暖通、装饰工序交叉混乱)

不可抗力影响(极端天气、政策停工、疫情防控)

应对建议

动态进度管理:

采用 Project 或 BIM 进度管理软件,分解任务到周 / 日,明确各工序逻辑关系,关键线路重点监控。

建立设计变更台账,重大变更提前与业主 / 设计单位沟通,预留 10%-15% 工期缓冲量应对风险。

资源协调优化:

材料采购提前 30 天提报计划,与供应商签订保供协议,大宗材料(钢筋、混凝土)储备量满足 7-10 天施工需求。

推行穿插施工法(如主体施工至 5 层时插入二次结构,精装阶段同步开展机电安装),每周召开协调会解决工序冲突。

应对突发事件:

制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(暴雨排水、高温防暑、冬季施工保温),储备应急物资(沙袋、发电机、防滑措施)。

疫情期间实行闭环管理,储备防疫物资,与属地政府建立沟通机制,减少停工影响。

总结

建筑工程管理需以 “预防为主”,通过标准化制度(如质量安全手册)、数字化工具(智慧工地平台)、全过程协同(参建方高效沟通)实现问题前置解决。同时,结合行业趋势(绿色建造、智能建造)持续优化管理体系,提升项目整体效益。

下一篇:暂无信息
友情链接: